为什么高铁开到山东就突然变慢了?(图)
我前两天上网
发现有人讨论山东高铁的速度
然后我一查,还真有这事儿
济南到青岛 350 公里,要跑 3 个小时
济南到北京 400 多公里,却只跑 2 个小时
为大家解惑
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
我们现在就说说——
为什么高铁一进山东
就变慢了?
首先得替山东人澄清一点
山东高铁里
慢的只有济南 - 青岛这一段
严谨点说,慢的只有
胶济客运专线
* 新建成的济青高铁还是很快的
但其实不只是山东这段慢
全国到处都有比较慢的高铁
我总结了一下
如果你坐的这趟车跑得慢
那大概有下面这几种原因
01
建设时间比较早
像山东这条胶济客运专线
是全国最早通车的几条高速铁路之一
✔ 首先
它本身的最高时速就只有 250km/h
比不上现在高铁的 350km/h
✔ 其次
它的轨道也不允许它开得很快
因为通车时间早
胶济客运专线采用的是
传统的有砟轨道
有砟轨道虽然便宜、方便维修
但它不耐造,平顺性弱
轨道下的碎石时间久
了会被磨损、压碎
导致钢轨承重面凹陷
而且列车呼啸而过
很可能导致路基上的石子飞溅
也影响行驶安全
所以高铁
一般在有砟轨道上就跑不快
像厦门 - 鹰潭的鹰厦铁路
甚至是从 70 多年的老铁路上改造的
动车组开上来也只能跑到 100km/h
但也有一些跑得很慢的新路线
这是为啥呢?
这就要说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了
02
自然环境比较复杂
这类高铁线路主要集中在
西南部的山区
比如
成都 - 攀枝花,百色 - 昆明
都早限速 160km/h
这些地区的特点
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
魏魏高原,十万大山
地质条件复杂,本来就不好建高铁
再加上——
即使建起来了也很难跑得快!
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
真想修建设计时速 350km/h 的高铁
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了!
高铁设计速度越快
成本肯定越贵
比如——
速度慢的胶济客运专线
全长 360 公里,总成本是 95.8 亿
速度快的京津城际高铁
全长 120 公里,造价却达到了 200 亿
长度只有三分之一
造价却是两倍多
所以从平衡成本的角度考虑
在山地和高原地区
一些流量少,需求不紧急的线路
速度能满足日常出行要求就可以了!
而且这些地方的风景都挺好看的
大家当观光车坐坐也不亏~
只有像少数流量大,需求紧急的线路
比如贵阳 - 昆明
设计时速才能达到 350km/h
而如果你经过的线路
既是新线,又在平原
却仍然比较慢
除去一些突发意外的话
也可能是——
03
面临另外几种限制
比如站点密度高
高铁的速度也会慢一些
像上海站到安亭北站大概相距 30 公里
却足足有 4 个高铁站点
再比如
为减少噪音而降速
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
还有一些高铁会穿过居民区
噪音达到 50 分贝会影响休息
超过 70 分贝会干扰工作和学习
而如果隔音措施不到位
有些「铁区房」的噪音能达到 80 多分贝
所以有些高铁在经过居民区的时候
也会尽量降低速度,减少噪音
又或者是
要给更高优先级的列车让路
因为列车运行有一个优先级排名
这些列车里
又数 G 字头、编号短的列车优先级最高
比如常年跑京沪线的标杆车 *
* 一条线路中停站最少、月用时最少的列车
别的车遇到它,基本都要避让
高铁不够快的原因
基本上就是这些了
我国铁路线路
类型众多,分布也广泛
但无论是
有砟还是无砟,平原还是山地
在它们背后
都有无数人时刻监测、严格把控
只为保障我们的出行安全
所以大家不管坐哪种
都可以放心出行哟~
- END -
» 更多 高铁冷知识